袁世凯当政之后,自然不能再用龙洋,所以又重新设计铸造了一种银元,币面上是袁世凯的头像,所以被称为“袁大头”。
不论是鹰洋也好,是龙洋或者袁大头也罢,它们都是银元,它们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也拥有一样的价值。
银元之下还存在着两种辅币,一种是“小洋”银角,一种是铜元。
不过,银元和银角、银角和铜元之间的转换并不是单纯的十进制,所以不能以一块银元等于十角银角、一角银角等于十个铜元来换算,多数时候一块银元可抵一百二三十个铜元。
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用得最多的还是铜元,对于普通人来说,别说用银元了,哪怕是银角也用得很少。
陈存仁在《银元时代生活史》中说自家在上海的一个绸缎铺中薪水最高的掌柜每个月的工资不到8块银元,普通职员每个月的工资则不过4块、6块,一个新入门的学徒每个月是2角小洋,一个满师的学徒则是1块钱。
如果将新入门的学徒每个月工资视为最低工资标准的话,上海在2019年4月将最低工资标准上提到了2480元人民币,这也就是说陈存仁生活的时代的2角小洋便能够抵得上今天的2480元人民币。
倘若再以简单的十进制转换的话,一块银元等十角小洋,那么一块银元便能够抵得上12400元人民币。
从工资水平的角度去看一块银元的价值,所得出来的数据确实很恐怖,我们再从购买力的角度去看看银元的价值。
陈存在家道中落之后,曾度过了一段颇为艰辛的日子,那时候的米价是三元六角一石米,一个铜元买到的青菜煮熟了之后能有一大盘。
既然已经家道中落,那么他所能够购买的米便不可能是太好的米,假如换成今天每斤10元人民币的米价进行换算的话,那么那时候的一块银元便约等于278元人民币,这还只是简单的换算,并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影响之下的物价。
所以,一块银元绝对不止278元人民币。
对于一个铜元一盘青菜,如果现在的青菜价格是5毛一斤的话,一盘青菜算一斤的话,当时的一盘青菜相当于现在的5毛钱。
同样以简单的一百进制进行转换,一块银元等于100个铜元,一个铜元相当于0.5元人民币,那么一块银元便相当于500元人民币,实际上当时银元和铜元的转换已经超过了一百进制。
所以,如果是从购买力的角度去看一块银元的价值的话,一块银元或许能够抵得上现在五六百元人民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